公司地址:蘭州市安寧區北濱河西路516號
郵政編碼:730070




技術大突破、碩博大練兵、科研嶄頭角
2017年4月19日,我院結構分院主導的科研項目蘭州市改造工程屋面網架結構現場大型載荷試驗取得了圓滿成功。這一試驗項目技術難度高,工作量大,對于負責這一項目的團隊充滿挑戰,經過奮力攻關,最后科學而準確地采集到各級荷載條件下的桿件及節點應變值和位移值。
此次試驗較為復雜,下弦所有節點需同時吊掛較大配重,現場組織難度較大,為確保試驗萬無一失,數據準確有效,將應變片的粘貼、傳感器的安裝(位移傳感器頂桿難以穩定地接觸在光滑的球節點底部)及設置位移傳感器的球節點無法吊掛荷載等問題作為這次試驗三個重點環節進行周密部署,做到了“事前有方案、過程有檢查、事后有總結”的試驗原則。
試驗圍繞屋面網架下弦球節點擬增加吊頂荷載改造的需求,以屋面網架為對象進行下弦節點吊掛載荷原位試驗,并對改造加載后整體網架屋蓋進行結構復核為目標。同時亦為確定工程改造后的屋蓋系統的安全性為目的而展開試驗。
該試驗采用電阻應變片、位移傳感器以及靜態應變儀對網架桿件應變及下弦球節點豎向位移進行監測。為準確模擬下弦節點新增吊頂荷載對網架結構的作用,試驗前期精心準備,根據屋蓋正放四角錐鋼管焊接空心球節點平板網架40.0m×16.6m,網架高度為1.3m,支承形式為周邊多點支承受力的結構特點及吊頂荷載要求,經過結構計算與分析,計算出下弦每個球節點所需承受的荷載值,確定了8個桿件應變測點和9個節點位移測點。
磨刀不誤砍柴工,經過團隊努力攻克了技術難點,最終試驗順利進行,各項數據正常,試驗取得了圓滿成功。
通過這次試驗,結構分院碩博團隊及技術骨干在空間結構健康監測環節中結構計算與分析、數據監測采集、試驗操作能力等技術方面邁出艱難而又穩健的一步,并儲備技術人才梯隊,同時也為我院業務拓展奠定扎實基礎,而且增強了團隊凝聚力和協作感,提升了技術攻關的信心,更為重要的是為下一步院級課題《大型鋼管桁架結構健康監測技術應用研究》開展打下堅實基礎,意義非凡,前景廣闊。
撰稿:阮德強 李俊杰 楊全全